行业动态
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三大趋势
来源:中国基金报

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三大趋势


  我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与亚洲各类机构投资者打交道,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一些有趣的变化。这些变化折射出中国机构投资者的重要发展趋势。

  机构可投资资产:

  2018年将达11万亿美元

  过去几年,亚洲除日本以外地区的机构可投资资产显著增长,到2014年底,已达14万亿美元,环比上升近16%。其中尤以中国为甚,占亚洲地区总额的一半以上。有研究预期中国的机构可投资资产到2018年时将升至11万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2%。

  相比欧美市场,中国机构投资者资历尚浅。近几年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形成了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其他机构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局面。

  随着中国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国内证券市场投资主体机构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亚洲地区包括中国的机构投资者正在改变他们的投资方式,以应付不断转变的市场环境和挑战。

  趋势一:在国际市场的投资比重趋于上升

  其中一项显而易见的转变是在国际市场的投资比重上升。亚洲机构增加海外投资,除了有分散投资的考虑之外,亦因为本土市场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投资需要。一些亚洲市场规模较小,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容纳大额交易。而且,海外市场可提供本土市场缺少的投资机会。举例来说,由于亚洲固定收益市场相对发展较迟,债务投资者(如退休基金及保险公司)通常在海外市场物色较长存续期、收益率较高的债券,以满足公司长期债务管理的需求。

  亚洲地区政府放宽条例措施及积极作出支持,也让亚洲机构流入海外市场的资金近年不断增加。例如,中国的保险公司目前可透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将保费资金投向海外市场,而将非保费资产或公司股本投资于海外市场更不受QDII额度限制,预期中国的保险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投资比重将会上升。

  此外,投资于国际市场还可以大大降低组合之间的相关性,长远有助分散组合的整体风险。

  趋势二:对指数投资接受度大幅提升

  至于另一项主要的观察便是亚洲机构对指数投资的接受度愈来愈高。尽管投资组合仍然以主动型管理为主,但更多的机构开始使用指数投资,以更低成本为投资组合争取市场回报。大部分机构并不会单纯使用市值主导方法,而多以机构本身的观点、风险考虑或其它因素作为依据。

  中国机构投资者逐步转用指数投资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他们面对的一个难题:既要迅速有效地进行投资,同时还要保持策略性资产配置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机构开始采用一种简便快捷的方式,即通过跨国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选择指数基金及ETF等被动型投资。

  虽然指数型投资还未完全普及,但我相信,随着国内证券市场更为开放和规范,未来将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于低成本、多样化及长线为主的指数型产品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将更为积极。

  事实上,除了成本较低、配置更为有效等优势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长期看,主动型管理方式要跑赢市场表现并不容易,只有20%的主动管理人可以超越指数表现,这种情况在发达市场表现得更为突出。

  趋势三:直接投资与另类投资迫切上升

  随着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及投资团队经验不断提升,加上二级市场容量有限,亚洲以及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在不断增加在另类资产以及直接投资方面的配置。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基础设施基金以及直接的项目投资都在机构投资者的组合中从无到有。欧美发达市场的房地产以及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是过去两年的投资主题之一。

  (作者系领航(Vanguard)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

2015-06-08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