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vs主板vs创业板分不清?用高考类比你就秒懂了!
说到近期市场上的顶级热点,当然少不了科创板。自上交所设立科创板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就居高不下。
什么是科创板?它在股市中又是什么定位呢?
大家知道,我国股市是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包括了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等等。
企业需要经过考核,才能在股市上市,就好比学生需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心仪的大学。
小美就借用考试体系类比,趣味解说科创板。
1.“院校与招生范围”主板vs创业板vs科创板
如果把每个市场比作一所学校,申请上市的企业比作考生,不同的学校倾向招收不同类型的学生。
主板:大型企业为主
主板市场,是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即为中国大陆的主板市场。主板市场是几大“院校”中最先设立、“生源”要求最高的,主要招收具有较大资本规模与稳定盈利能力的大型企业。
创业板: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
创业板是深交所专属的板块。相对于只爱行业尖子生的主板,创业板降低了“入学”门槛,主要扶持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
科创板:科技创新企业
此次上交所新设的科创板,是为科技型以及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服务的板块,主要面向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相对比主板与创业板两位哥哥,科创板在“招生”方面有更高的包容度,上市条件更加宽松。海外中概股和国内独角兽企业也有了借由科创板上市的可能。
在“考生生源地”方面,科创板也更灵活。
不仅与主板和创业板一同接收中国境内企业,科创板还允许红筹企业上市,欢迎这些注册在境外,主要经营活动在境内的“华人学子”归来就读。
2.“考试方式”核准制vs注册制
在“入学”的监考机构方面,主板和创业板的考试由证监会负责审核,科创板则交由上交所审核、证监会注册。
在主板和创业板现采用的核准制下,企业申请上市需要提交材料至证监会审核,证监会判断企业提交材料的真实性与企业的投资价值等,不符合条件的禁止上市。
而在科创板实行的注册制下,企业向上交所提交申请文件,上交所审核同意后,报送到证监会履行注册程序。证监会仅负责判断提交的材料的真实性,决定是否同意注册。
也就是说在核准制下,企业需要通过多维度“考试”才有入市资格;而在注册制下,企业仅需要如实报考,“考生潜力”也就是投资价值交给投资者自行判断。
3.“录取分数线”单一标准vs多元标准
企业上市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我们可以将这些标准比作“录取分数线”。
对于主板和创业板而言,他们主要考察企业“盈利水平”这一科目的成绩,主板上市要求企业连续3年盈利,净利润累计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创业板上市要求连续2年盈利,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000万。
然而有一些有潜力的优质企业,盈利方面暂不达标,用单一标准考量则可能错失这部分未来的精英。
科创板对此进行了重大改革,不以持续盈利为唯一的标准,而是以企业的“市值”为基础,结合其在“盈利水平”、“研发投入”等多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4.“平时成绩考核”涨跌幅限制&退市机制
成功“入学”上市之后,企业需要精进业务水平,维持优异的“成绩”,否则会有被“退学”即退市的风险。
相较于主板和创业板,科创板的退市制度更为严格,指标设定更科学,退市流程更精简。
同时,达到退市标准的企业,将“一步到位”直接退市,科创板不再作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的安排。这也有助于形成有进有出的市场生态,及时去伪存真、优胜劣汰。
除去严格的退市制度,科创板的企业在日常的“课业考察”上其实相对更轻松,拥有更宽松的涨跌幅限制。
主板和创业板允许10%的股票交易涨跌幅,而科创板将这一标准放宽到20%,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尤其是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设置,股价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归纳起来:
• 科创板专门服务于科技型以及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在接收境内企业的同时,也对红筹企业也敞开了大门。
• 科创板实现注册制的上市机制,对上市企业采用以市值为基础的多元指标进行考核。退市制度也变得更为严格,取消了暂停和恢复入市 。
• 科创板将交易涨跌幅限制从10%放宽至20%,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号“三折人生”,长安基金整理
2019年8月21日
版权所有: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 | 技术支持: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