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图说中国基金业20周年]资管新规落地,6亿基民人数有望再创新高?
来源:长安基金



[图说中国基金业20周年]资管新规落地,6亿基民人数有望再创新高? 



  期待已久的资管新规5.1前正式落地,对大资管生态产生深远影响。公募基金作为其中最规范、最透明的子行业之一,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一方面,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现有的公募投资者人数已达6亿。新规之下,相信公募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其投资者队伍也有望再扩大。另一方面,中国的公募基金投资者经历了数年来几轮牛熊市场洗礼,得益于多方的投资者教育和持续的自我学习,投资行为也日趋成熟。


  图说公募20周年系列第五篇,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公募基金的投资者主体,看看20年来,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 投资人数

  基金账户十年内增长超5倍 

  接近于每2个人中就有1个投资基金 


  自2001年以来,基金发行整体呈上升态势。同时伴随大众对基金认知的加深,广大投资人尤其是资金有限的中小个人投资者,选择通过买入公募基金,低成本、高效率的参与资本市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从2014年开始,公募基金持有人每年以亿万户的级别增长。尤其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普及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的带动下,公募基金持有人数得以爆发式增加。


  以开放式基金账户数量为例,协会发布的基金业年报显示,从2007年到2016年,基金账户总数增长538%,其中个人账户数增长197%。


  截至2017年底,中国的公募基金行业已经服务超6亿的投资人。近乎相当于每2个国人中,就存在1名基民。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历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


  • 投资行为

  56%的人持有单只基金时间超1年 


  持有时间偏短,或者对赎回时点的判断有误,往往是影响投资收益率的重要因素。公募基金倡导长期投资的理念,多年来多方落实投资者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人投资者行为的成熟。


  以2014-2016年的数据为例,三年平均有56%的投资人选择持有单只基金的时间超过1年,其中16%的人持有2-5年,更有13%的投资者持有超5年,长期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历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



  • 投资金额

  个人投资者持有公募达5.44万亿份 


  公募基金是家庭理财的重要方式。以美国市场为例,家庭居民是美国基金业最大的投资者群体。2000年以来,约5490万户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金,占美国家庭总数的43.6%,家庭资产超1/5为各类基金产品,家庭持有共同基金的中位数为12.5万美元。


  而从目前的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上看,公募基金的配置水平远远低于银行存款和银行理财。


  至2017年底,住户银行存款65.2万亿元,个人持有的银行理财产品余额19.79万亿元,个人投资者持有公募基金的份额仅为5.44万亿份。


  相对于居民的财富增长现状,公募基金的未来仍然具备相当大的潜力。

  数据来源:美国基金业相关数据来自于《2016年度美国投资公司发展报告》,银行理财数据来自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银行存款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个人持有公募份额来自天相投顾数据。


  • 制度建设

  养老金计划实质鼓励长期持基 


  美国共同基金投资者的主要投资目标是养老储蓄,401K计划就是养老金计划的重要代表,每个月规定比例的资金将默认转入计划账户内,多投资于共同基金,类似于基金定投的概念。养老金每期投入,汇聚成池,实质拉长了基金的持有时间。对提前套现行为的罚金制度也鼓励投资人选择长期投资。在资本市场中,养老金更是稳定的增量资金,为市场注入中长期的活水。


  中国养老目标基金的起航,以及被视为中国版“401K”计划的养老金个税优惠政策的破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5.1日开始试点,这是我国养老金市场化运作的重要举措,而养老金制度的完善更是为中国家庭提供了更加合理的财务规划方案。出于对未来生活保障的考虑,投资者也将进一步改善对长期投资的认知,更积极的参与投资养老。


2018年5月11日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