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基金业20周年]从0到12万亿,从单一品种到百花齐放,
一览这个行业20年发展历程
通过之前的“图说”中国公募基金20周年系列文章,我们已经向您展示了公募行业20年来的生态建设、为投资者带来的出色收益回报以及公募基金行业对资本市场投资理念逐步成熟的影响。今天的第4篇小安与您一起感受风云变幻20年间公募基金产品规模不断增长与产品类型的逐渐丰富。
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5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也由此开篇。此后的这20年间,一方面,中国公募基金总规模实现了从0到近12万亿元的增长。其中从2013年以来,因为货币市场基金作为一种现金管理工具广泛被普通投资者所熟知和青睐,大幅提升了公募基金总规模。
另一方面,20年来公募基金行业的管理人数量也在稳步增长,股东背景日益多元化。从初期的“老五家”发展到2017年底的12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股东背景从券商、信托、银行等传统机构,扩散至私募基金、专业投资人员等。
2018年
今年2月,证监会正式对外发布了《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标志着养老目标基金即将问世。证监会表示,当前推出养老目标基金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服务个人投资者养老投资,推进养老金市场化改革,促进公募基金行业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参照美国基金业情况可以见得,养老目标基金的推出,有望为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带来整体规模的新爆发;
3月中旬,我国公募基金数量正式突破5000只。
2017年
2017年1月,监管机构正式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曾经的“保本基金”转型为“避险策略基金”;
2017年4月,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发布了《基金中基金(FOF)审核指引》;
2017年5月,分级基金新规正式实施;
2017年5月,减持新规出台,一度作为市场宠儿的定增基金迅速降温及谋求转型;
2017年9月,首批公募6只FOF产品正式获批,后续顺利发行成立并投入运作。公募FOF所代表的资产配置理念也逐渐被投资者理解和青睐,公募基金进入资产配置新时代;
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数量达到4692只,总资产净值达11.55万亿元。
2016年
证监会对《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对修订《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
2015年
受2015年牛市的影响,基金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新基金成立规模激增,首发总规模超前三年总和,总资产净值突破8万亿元;
首批内地和香港互认基金获批注册。
2013年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基金法》正式实施,为基金业走出调整、迎来新的增长奠定了制度基础;
2013年下半年起,互联网金融开始对基金产生巨大影响,“宝宝”类货币基金异军突起,史上首只破千亿基金出现。货币基金作为现金管理工具被大众投资者广泛接受,迅速站稳基金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
证监会取消基金产品审核通道制,普通基金产品审核程序大大简化,新基金发行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统计显示,2013全年共发行378只新基金,比2012年的260只大幅增长45%,单年度发行基金数量创历史新高。
2012年
2012年6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成立;
2012年10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发布,基金子公司开始设立。
2007年
2007年6月,《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发布;
首只分级基金发行成立;
A股市场的火热带动基金规模快速发展,而基金规模的增加也带来巨大的增量资金推动了股指的上行,2007年底公募基金规模达到创新高的3.28万亿元,这一数字直到2014年才被刷新。
2004年
200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实施,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额的交易、基金份额的申购与赎回等几大方面进行规范,完善了基金监管体系;
上交所、深交所陆续推出交易所交易基金;
首只LOF、首只ETF发行。
2003年
首只保本型基金发行成立;
首只货币市场基金发行成立。
2002年
首只债券型基金发行成立;
首只指数型基金发行成立。
2001年
首只开放式基金发行成立,其募集份额达到50亿份,创下历史新高,我国基金行业正式迎来开放式基金时期。
2000年
2000年10月,证监会颁布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
1998年
1998年,首批基金管理公司成立;
3月,最初的两只封闭式基金通过交易所系统发行。
1997年
1997年11月,国务院批准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我国基金业的规范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2018年5月11日
版权所有: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 | 技术支持: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