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第二届IPC养老金论坛在京召开
4月14日,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投资与养老金》(IPC)杂志社、中国建设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投资与养老金论坛,此次论坛是养老金领域的高级别、专业化的国际论坛。本次论坛试图以国际化的视野,比较分析国内外的养老金市场,反思中国养老金发展,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金投资管理和发展模式。
出席会议的嘉宾有来自易方达基金、建设银行、中投公司、社科院等国内顶级机构的业界专家,英国政府养老金保障基金(PPF)、《欧洲投资与养老金》(IPE)杂志,特许另类投资分析师协会(CAIA)、JP摩根、花旗银行等多个国际组织和海外机构的专家。会上各方对养老基金与另类投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人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累计达6035亿元,同比增长25.18%,有望很快突破万亿规模,这将对企业年金的投资提出更高要求。
2013年两文(人社部23号和24号文)的颁布实施,拓宽了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投资范围的扩大对投管人的投资能力和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论坛以“养老基金与另类投资为主题”,从国内外的视角探讨新政策下如何做好养老基金的另类产品投资和资产配置,确保养老基金的长期稳健增值。
易方达基金首席市场执行官、IPC顾问团成员高松凡先生指出,国内的投资理念还待转变,目前国内养老基金的投资是“把长跑变成了长期短跑”,如何做好跨周期的资产配置,获取养老基金的长期稳健收益,是大家要考虑的问题;年金投资范围放宽后,对投管人的投资能力和风控的要求也提高了,如何做好另类产品的风控至关重要;此外,这次投资范围的扩大,意味着监管思路的调整,即随着市场及投资机构的相对成熟,逐步放松管制,更多地由市场主体来识别和管理风险,提高市场运作效率。
2013年23号文的出台使得另类产品开始进入企业年金的投资视野。英国政府养老金保障基金(PPF)、中投公司、花旗银行、特许另类投资分析师协会等单位嘉宾介绍了另类投资国际养老金投管人的经验,以及如何利用另类产品构建投资组合等;建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介绍了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背景下养老金的另类投资。
投资范围的拓宽后,如何做好资产配置是决定养老基金收益高低的最主要因素。嘉宾介绍了国际上另类投资人的经验以及如何做好养老基金的动态资产配置,分析了不同市场环境下各投资品种的投资价值及风险特征;易方达首席投资官马骏指出,目前企业年金主要的投资品种包括债券、存款、股票和另类投资。过去5年内无风险收益率上升,年金投资处于负循环周期;未来5年,年金投资将进入正循环,提供更高、更稳定的回报。
在一定程度上,投资范围决定企业年金能否覆盖更多的投资回报机会,论坛上多位专家均表示养老基金的投资范围需要不断拓宽。高松凡表示,企业年金需要扩大投资范围,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认为在全球多元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建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已经成为趋势,但需要循序渐进。目前,企业年金的投资仅限于境内,随着投资范围的放宽,境外投资也应考虑,此次“沪港通”的实施对此应有所促进。
另类投资和扩大年金投资范围对年金计划的受托人和委托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在于对年金计划受托责任的经验探讨。美世咨询从受托责任角度介绍了如何做好投资监督和绩效评估,几家大型企业集团的年金计划负责人就受托责任和风险控制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互动交流。现场互动交流活跃了会场气氛,得到了参会人员的积极响应。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关注到年金计划主体机构的需求,下半程专门设置了计划发起人专场,为参会的年金计划主体机构进行培训,力图为养老金业务的终端客户创造价值。这一做法受到了参会主体机构的高度认可。
201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