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教育
为何买的总是那只“假”基金?
来源:兴全基金

为何买的总是那只“假”基金?

  日前,随着国内市场上基金总量已近4200只,超过了3100只的上市公司总数。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在眼花缭乱的产品中,挑选出一只最适合的基金,或许已与基金经理选择一只股票的难度相当。那如何挑选出那只“真”基金呢?

  抛开投资者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在投资观念等方面相契合的定性考察外,一只基金的定量指标也五花八门。其实投资者存在的一个误区是,不少销售渠道最爱的短期收益率(一年以内)参考价值是比较有限的。一方面由于短期内,市场中太多的干扰噪音而对于产品的投资模型或基金经理的判断无法做到有效的验证;另一方面短期较为激进的操作方式或许还会牺牲未来利益,这对于未来收益率几乎没有太多的相关性。而相反,中长期(三年或以上)业绩指标往往是衡量产品较有效的因素之一:不仅是因为基金经理的考核及投资目标一方面以中长期表现为主,而从业经验较长的基金经理也建立了更为完整的投资构架和准则,对于未来表现也较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样,具有参考意义的还有alpha绝对收益衡量指标以及beta相对收益指标等。这指标虽有较大的参考意义,但这些指标也因口径较为单一而效用稍有限,投资者需更周全衡地量。

  同样,还有年化收益率、波动率、回撤等指标一方面考察产品的表现,更考察投资者自身的对于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与产品的适应性,这些却往往被投资者所忽视。
 
  回到原来的问题,当基金在短期内净值大幅回撤,那又该怎么办呢?面对周全考量后的基金产品,“不慌”应是投资者的最理想心态,也必然是最难的。在投资这场零和游戏(仅从交易角度)中,即使是专业投资机构,在2016年中的平均表现也仅仅胜过市场大盘3个百分点,有涨有跌在所难免。作为理性持有人,当净值回撤较大或波动显著时,因先通过官方渠道了解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于最近表现的反馈,及时了解并认知基金回撤的逻辑及未来操作观点。切勿短期被价格操纵了情绪,短期内频繁申赎不但会因固定的交易成本磨平已有收益或错过潜在收益的机会,情绪慌乱中的高买低抛也或许正是其他投资者眼中的接盘侠。

  作为普通市场参与者,投资中必然面临了太多未知的投资因素,仅通过某一个短期指标考核,投资者不太成熟的情绪管理只会像滚雪球一样将错误越滚越大,而影响了投资有效性与最终业绩。


2017-4-27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